我国有34亿多亩森林、8000多种木本植物,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。统计显示,全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,已经成为我国继粮食、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。
什么是“森林食物”?
森林食物主要是指森林或者林地生产的食物,包括可食性的果实、花、叶、枝、皮、根、脂液以及寄生物、附生物等非木质林产品,可以分为三大类。
在高考地理中,“森林食物”是涉及自然资源利用、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。
一、森林食物的定义
森林食物指森林生态系统中可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资源,包括:
1.直接食物:果实(如浆果、坚果)、菌类(如松茸)、蜂蜜、野菜、可食用昆虫、狩猎获得的动物蛋白等。
2.间接支持:森林通过涵养水源、调节气候、保持土壤肥力等,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条件。
二、地理分布与典型案例
1. 热带雨林(亚马孙流域、东南亚)
(1)资源:巴西坚果、腰果、棕榈果、野生香蕉等。
(2)案例:亚马孙原住民依赖森林食物维持生计,形成独特的“林粮系统”。
2. 温带森林(中国东北、欧洲)
(1)资源:松子、榛子、蘑菇、蜂蜜等。
(2)案例:中国长白山的“林下经济”,发展人参、木耳种植。
3. 寒带针叶林(俄罗斯、加拿大)
(1)资源:野生蓝莓、驯鹿肉(通过狩猎或游牧)。
三、生态意义
1. 维持生物多样性:森林食物链支撑复杂生态系统,保护濒危物种(如依赖特定果实的动物)。
2. 调节气候与水循环:森林减少水土流失,保障下游农业灌溉用水。
3. 碳汇功能:固碳减缓气候变化,间接维护全球粮食安全。
四、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挑战
1. 过度开发
(1)问题:滥采野生菌类导致资源枯竭(如云南松茸产量下降);砍伐森林种植单一经济作物(如油棕),破坏生态。
(2)案例:东南亚雨林减少影响当地居民传统食物来源。
2. 气候变化:森林退化降低其调节能力,加剧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威胁。
五、可持续发展措施
1. 合理利用
(1)推广“林下经济”:在林间种植药材、食用菌(如中国的“退耕还林”政策)。
(2)规定采集限额,保护濒危物种(如松茸的季节性禁采)。
2. 生态保护
(1)建立自然保护区(如亚马孙雨林保护区)。
(2)参与国际项目(如REDD 减少毁林排放)。
3. 文化传承与创新
(1)保留原住民传统知识(如森林轮耕制)。
(2)发展生态旅游,推广森林食品品牌(如北欧的野生蓝莓产业)。
六、高考答题要点
1. 分析题:结合材料说明森林食物与粮食安全的关系(如生态服务功能 直接供给)。
2. 对策题:针对森林资源破坏,提出“保护优先,适度开发”的具体措施。
3. 案例题:辨析热带雨林地区发展种植业与保护森林食物的矛盾(如巴西大豆扩张VS原住民生计)。
森林食物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,更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。在高考中需强调“人地协调观”,平衡资源利用与保护,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。
我也说两句 |
版权声明: 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 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 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 |
运营:中国森林食品网
京ICP备05067984号-32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