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

qrc
 
首页 > 行业新闻 > 产业动态 >

一片茶叶怎样“沏出”乡村致富路

媒体:中国青年报  作者:李想
专业号:林森 2024/12/16 9:24:33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 12月14日,由人民网主办,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承办的2024乡村振兴大会平行论坛·茶产业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办。当天,现场迎来多位关注茶产业发展的院士专家、茶企代表,大家捧着热乎乎的茶饮,分享茶叶变乡村“致富叶”的故事。

过去30年来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一直从事对茶叶的研究和科普。时至今日,他把自己的调研方向聚焦到:助力茶园变公园、茶区变景区、茶山变金山。“在全国很多地区,茶文化已经成为乡村发展的‘金钥匙’。”他说。

刘仲华介绍,我国现有1028个产茶县市区,在过去实施精准扶贫国家战略时,大部分地区把茶产业作为当地增收致富、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。680个特困县中,有331个是产茶县,那里的农民70%~90%的收入来自茶产业。

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主席、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、农业部副部长刘坚深有感触。今年上半年,80岁高龄的刘坚曾前往湖北省恩施市来凤县,参加藤茶发展论坛。当地流传着一句话:三季皆有藤茶采,群众收入“一变三”。2023年,凤县水田坝村吸纳周边务工农户120户,村里的合作社为农户发放工资144万元。2024年,茶园可采面积扩大到200亩,产量达到8万斤,务工人员增加1倍。

这样的故事得到与会嘉宾的共鸣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副县长宋晓波介绍,古丈县是湖南省人均茶园面积最大的县,人均茶园面积达到1.5亩,全县70%的农业人口直接或者间接从事茶产业,80%的农业收入来自于茶叶,90%的村寨种有茶叶。

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,离不开新质生产力赋能。”刘仲华总结道。今年4月,我国第六代采茶机器人投入使用,通过AI能够精准识别茶叶嫩芽并进行采摘,一台机器能够替代1.5个人工,一天可采摘干茶1.5斤。此外,滇池地区还研发了手持式茶叶采摘机,不少村镇建起了数字化加工厂。

湖南省安化县委副书记代虹宇、江南红茶小镇烟溪镇的党委副书记伍朝友、理想华莱科技集团副总经理严来鹏等多位来宾都提到了“三茶”统筹,分享做好茶文化、茶产业、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探索。代虹宇介绍,黄沙坪是茶马古道上安化黑茶最重要的古茶市之一,也是万里茶路的重要起点,“漫步在这个古老的村落,与安化黑茶相关的文化文物遗存随处可见。目前整个安化县有210余家茶企,形成了文化体验独特、茶旅文康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。”

“大家的分享,能够用一个词概括:茶 。”论坛现场,人民在线副总经理、《网络舆情》杂志总编辑朱明刚在介绍《2024中国茶品牌传播力报告》时说,“随着物联网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应用,从智慧茶园、智能工厂到数智化管理,茶产业链实现了优化升级,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。”

本次论坛启动 “2025中国茶产区系列调研活动”,并发布人民优选·地方好物(茶产业专项)赋能计划。日春茶业·正语武夷肉桂、隆合茶业·隆合牡丹王、川茶集团·天府龙芽、古阳河茶业·小毛尖、烟溪茶业·平顶界红茶、中品会·雪茄茶、广福心道·福心道老白茶、理想华莱·速溶黑茶、双林册·春野花燃、恒春号·古树茶成为首批入驻好茶。

阅读 143
我也说两句
E-File帐号:用户名: 密码: [注册]
评论:(内容不能超过500字。)

*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!
版权声明:
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
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
  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  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
  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
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