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梁雨亭 凌晗 陈羽桐讯)2025年7月,南昌大学食品学院“青春食代,赣出精彩”社会实践队深入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齐云山南酸枣种植示范基地,开展产业振兴实践调研,挖掘传统作物借科技之力实现生态经济共赢的“崇义样本”。
(实践队员近距离观察南酸枣幼苗 简安舟供图)
崇义县作为“中国南酸枣之乡”,以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为抓手打造南酸枣产业“基因银行”,已系统收集400余份种质资源、覆盖13个省市,其中果用南酸枣新品种27个,成功培育4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良种,并获十余项植物新品种权,实现传统农业资源向战略资产转变。实践队走进南酸枣太空搭载试验苗种植区,见证曾搭乘神舟十六号飞船完成空间诱变实验的种子,正通过太空育种技术为提升果实品质、推动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,展现航天与农业的深度融合。
(实践队与种子基地负责人会谈 简安舟供图)
在农业部门与高校协同推进下,当地南酸枣种植技术实现迭代升级,亩产从800公斤跃升至1200公斤。通过与江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构建稳固产销链,创新“生态公益林非木质化利用”模式,将91.6万亩公益林转化为“绿色银行”实现“不砍树能致富”的发展路径,以“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”模式带动6000余户年均增收近万元,形成生态、产业、民生共赢的良性循环。同时,南昌大学梅园之家科研团队技术支持改变了南酸枣加工“果肉基本靠搓、果糕基本靠晒、果皮基本靠埋”的落后面貌,让传统作物在深加工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,有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。
(实践队在种质资源库处合影 简安舟供图)
此次调研使食品学子深刻认识到,崇义县通过种质资源库筑基、航天育种创新、三产融合增效、校地协同升级,实现“一粒酸枣振兴一方经济”。其“生态优先、科技引领、三产融合”的发展模式,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青年学子“产学研用”实践提供示范样本。实践队后续将以调研成果为支点,持续为南酸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年智慧,在绘就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中镌刻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印记。
我也说两句 |
版权声明: 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 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 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 |
运营:中国森林食品网
京ICP备05067984号-32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