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花菜又名金针菜,产品为黄花菜花蕾的干制品。甘肃省合水县地处子午岭林缘区,森林覆盖率达65%,农业生态环境优良,黄花菜栽培历史悠久,摸索出了一套无公害栽培与管理技术。
栽培特性及出口标准
黄花菜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植物,喜温,以20℃25℃为最适温度,遇-2℃低温或霜冻,叶片即枯萎,其根部能耐20℃低温而安全越冬。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健壮,但也可在半阴地、果园、桑园栽培。黄花菜植株茂盛,需水较多,从返青至抽墓需要土壤湿润,至盛花期需水最多,但因有发达的纺锤形肉质根,抗旱能力颇强,可在山坡旱地生长。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上生长最好。
黄花菜加工产品出口标准为花蕾长10cm以上,呈黄色或橙黄色,完整不断、无污染、无病虫害,卫生标准符合NY5074 ~2002二、高效栽培技术。
1.品种选择
选用既耐低温又耐高温、耐水、耐肥、耐旱、丰产、商品性好、抗逆性强的当地主裁品种马兰黄花,并搭配栽植线黄花。
2.基地选择
示范区周围1000m内无污染源,土壤、空气、灌溉水等环境质量符合NY5010-2002标准的要求。选排灌好、土壤肥沃、前茬为耕作多年的熟地、相对集中连片的山坡、梯田、川台和平田为黄花莱生产基地,并建立黄花菜无公害生产专业村或专业合作社。
3.根苗繁殖
(1)分株繁殖:选择生长旺盛、花蕾多、花条长、品质好的株丛为种苗,将种苗连根掘起,从根的基部将分鬓茎掰开,除去枯叶、朽根、留叶15cm,幼芽在叶基内不可损伤,掰开的单株必须带有34条纺锤形的肉质根和须根,然后移栽到大田。
(2)切块繁殖:选择大田生长5年以上、品质优良、产量高的健壮株丛为种苗,连根掘起,除去老、残、朽根,将分冀一个个掰开。分清短缩茎上的主芽、侧芽、隐芽,先按茎节生长年份(一年一个茎节)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一个茎节一个茎节的剪取,每个茎节尽可能多带些根系,然后,顺着每个茎节的凸起,即侧隐芽的垂直方向切开,把一个节块又分成两半个茎块,最上面的一年生白色嫩茎尚未老化,可连同二年生茎节,按主芽、侧芽、二年生侧芽斜切成3株种苗(块)。
这样一株六年生分囊苗可分切成11块芽块,9年生的17~19块。分切的芽块要求1cm,左右,最好带有2-3条纺锤形肉质根,剪留7cm长左右。栽带叶的顶、侧苗(芽)块,可将叶剪留7cm长。芽块可直接裁到大田,也可于春季育苗到翌年秋季再移栽到大田。
(3)种子繁殖:选择优良高产植株,于盛花期每茎留5-6个健壮的花蕾开花结果,其他花蕾均按时采摘,当药果成熟顶端稍有裂开时摘下脱粒,晒干贮存,翌年5月中旬播种育苗,第3年秋季出圃大田移栽。
4.大田移栽
黄花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一般移栽后1~2年为幼龄期,产量较低;3-7年为壮龄期,也是盛产期,产量较高;8-9年为衰老期,产量逐渐下降,10年以后一定要更新盆栽1次。
移栽:春栽在春分之后,秋栽在白露前后,以秋栽为好。黄花菜生长期长,一定要规范栽植。栽植形式有3种:一是粮菜间作栽植,在种冬小麦的大田内每4-6m栽植两行黄花菜(一带),其行距0.5m,株(穴)距0.4m。二是大田整块栽植,以宽窄行栽植,仍为两行黄花菜一带,宽行1.0m,窄行0.6m,平均行距0.8m,株(穴)距0.5m,667m2定植1667穴,每穴栽3株,共栽5000株。
三是利用堰边、大田四边(距田边0.5m处)、庄前屋后闲散地进行栽植。以上3种栽植模式均要大穴栽植,要求穴深0.35m,直径0.3m,穴内施人1kg腐熟的猪羊精肥与土壤搅拌均匀,穴内株间距0.2m,呈三角形定植,达到苗正根展,覆土厚5cm。
5.田间管理
(1)中耕追肥:每年至少中耕3次,结合中耕追肥、疏松土壤、除去杂草。第1次中耕在黄花菜采摘后(8月中旬)立即进行,这次中耕至关重要。在采摘旺季,行间土壤踩踏得很实,土壤耕性很差,需要中耕松土。一般要求中耕深度达到25cm左右。第2次中耕及第1次追肥是在秋季割叶后(11月上旬)进行,主要是深翻覆土埋根和施冬暖肥。一般宜采用厩肥、羊粪等热性肥料,667m2追施3000kg左右。
第3次中耕及第2次追肥是在翌年春季黄花菜萌发后(3月下旬)进行,宜采用猪粪等凉性肥料,667m追施农家肥4000kg、尿素15kg、过磷酸钙30kg、硫酸钾13kg,以疏松土壤,提高地温,促使黄花菜早发快长。第3次追肥是在黄花菜抽臺前(6月上旬)进行,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25kg。采收前15-20天停止一切追肥,防止硝酸盐含量超标。
(2)施肥:黄花菜需肥量大,需多施基肥,一般以优质腐熟的农家肥为主。667m2施农家肥5000kg、尿素20kg、过磷酸钙40kg硫酸钾18kg,均匀撒施田间,并撒入50%多菌灵2kg消毒,再进行翻耕,使肥料、农药与土壤混合均匀,然后耙细土壤,整平地块。栽植时667m2再穴施优质腐熟猪羊粪精肥1700kgo
(3)浇水保蕾:有浇水条件的地方,抽墓至开花期在行间开浅沟,浇水2-3次,浇后覆土保持土壤湿度在85%以上。黄花菜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落蕾现象,一般只要做好中耕追肥,干旱时及时浇水,就可减少落蕾。也可进行叶面追肥,根据长势喷施0.4%尿素,或0.1%磷酸二氢钾等肥液,667m2喷施75k。
6.病虫害防治
依据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的原则,在苗期做好病虫害田间调查及预报,适时对症合理用药,减少用药量与用药次数。收获前15-20天停止用药,防止农药残留量超标。
(1)病害防治:叶斑病、叶枯病、根腐病发病初期用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77%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。锈病、白粉病发病初期用1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或25%白粉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。蔓割病发病初期用40%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。以上药剂每隔7-10天喷1次,每次667m2喷药液75kg,连喷2-3次。
(2)虫害防治:蚜虫在低龄若虫高峰期用50%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-3000倍液,或25%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,每隔5-7天喷1次,667m2喷药液75kg,连喷2-3次。
7.采收加工
(1)采收:黄花菜是陆续现蕾,陆续成熟,因此要每天采收,花蕾充分长大,尚未开放时按出口标准采收。采摘一定要在花蕾似开非开时进行,采早了产量低,成品色泽发黑;采收晚了花蕾已经开放,营养成分少了,干制品质量差,而且贮存期易生虫。通常每黄花菜在幼龄期植株弱小,若大田整块栽植应间作低秆小根系作物,如冬小麦、萝卜、黄豆、马铃薯等,以提高土地利用率。
(2)贮存:采收期间若遇阴雨不能晒干时,为防止霉烂,可将鲜菜置于缸内腌制,缸内洒2%食盐水,用石头压紧,防止开花,已蒸馏而遇阴雨天气未晒过的菜,每天再蒸馏1-2次,大火烧到100℃杀死病菌,防止霉烂,或及时用烤炉烘干。
(3)加工:将采摘的鲜菜先进行蒸馏,在蒸笼中蒸七成熟时取出,置于晾席曝晒2-3天,若用手握紧放开后能自然散开,即为干燥适度,可进行贮藏。一般6-7kg鲜菜可制成1kg干黄花菜。
我也说两句 |
版权声明: 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 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 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 |
运营:中国森林食品网
京ICP备05067984号-32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