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

qrc
 
首页 > 思想评论 > 综合评论 >

忘不掉这一碗芭蕉油茶

媒体:做文艺  作者:邹德斌
专业号:森林食品资讯 2021/4/12 8:37:38

原说是去“采风”的,跟他们说得酸而冠冕:“从文化的角度发掘旅游资源。”其实内心里呢,只自己知道,是冲着那个几乎说不出口来的诱惑。因此就有些贼贼的兴奋,像是去赴一场期待久远的幽约。

是的,这幽约久远到了二十年前。

清晰地记得,当年刚从外地调回黔北桐梓,就听同事们说到了芭蕉油茶。我算不得一个正宗吃货,但大伙把芭蕉乡的这一山野食物夸赞得鲜香四溢不可方物,就叫我忍不住遐思遄飞满嘴生津,就对那“芭蕉油茶”心心念念起来。

这么多年了,从无数嘴巴和眼神的描述里,我知道芭蕉油茶不同于我们这座县城的早餐食物,县城街巷里的那味早餐也叫“油茶”,但却没有一片半片茶叶的在场,因此,作为油茶的身份,我以为它是可疑的。也因此,每次看到这样的“油茶”就不由想到芭蕉那油茶——什么时候才得一饱口福?

一晃整整二十年过去了,我还没有品尝过一次芭蕉油茶,它在我的记忆里就久成了传说甚或神话,在我的味觉里就远成了向往。不急,这世间,与传说和神话的际遇总是需要缘份的,何况向往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远甚于对目标的抵达——也只能如此地自我安慰了。

也不是没有机会的。那年,陪某市领导终于到了黔北之北的桐梓县芭蕉乡公干,丰盛的午宴上,我都几次提到了芭蕉油茶,好客的主人可能是觉得那东西上不了台面,也就没有上心我的提议。领导同样没有上心,我就不好老提。因为时间紧迫,吃了午饭只得遗憾而返。

这之前后,也有几次一饱口福的机会,而且就有老家在芭蕉的朋友,热情邀我到他家里去,说要好好满足我的口腹之欲。朋友是个凡事精细的人,可能正是担心他的“好好”和精细,我婉拒了。心想,要吃就吃正宗的,否则,不如不吃。不吃,也是一种尊重一种捍卫。再说,生活的情趣原本就有限,给自己留下一个念想、一个挂盼,硌在心上,如蚌病成珠,也未尝不好。

如此这般,二十年倏然而过,对一种乡野小食持续如斯的心心念念,我相信算得是旷日持久、艰苦卓绝了。可是大错特错!这一次,当我终于在芭蕉的土地上吃上这一碗念盼,才发现所谓二十年的旷日持久艰苦卓绝,真是一个天大的错误。

这次,带着那个说不出口来的口腹之念,像赴一场期待久远的幽会,我去往黔北之北的芭蕉乡,什么文化什么旅游资源,于我,真抵不上一碗油茶。

我不懂茶,更不善茶,尽管知道它是传统的天然保健饮料,知道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多达数百种,知道各种有机化合物和无机营养元素的组合比例十分协调,知道适度饮茶对人体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……但还是敬而远之。这都源于睡眠的不实。就更分不清它们名目繁多的种类跟优长了。倒是记得一种茶,也是对它的饮用方式留下的印象,而对茶汤本身,却是毫无概念——功夫茶。

领教了功夫茶的“工夫”,打直说,我没有那样的雅兴闲情。我信奉老子的“大道至简”,煮茶跟喝茶也是这个道理。那些繁琐的讲究,那些讲究的繁琐,那些“文化”,都是闲逸的文化人才弄得出来的事体。把情致耗在一杯一盏之中,自认闲情偶寄也无关紧要,只是我,不喜欢。喝茶,最是不可固守执抱。

那么,我的芭蕉油茶呢?我不想它是有“文化”的,我甚至隐隐的担心它已经“有文化”了,这也可能是我多年来不敢走近它的一个隐忧?这是不是又是一种独抱?

在芭蕉乡呆了三天,临近离开的那个早晨,我提到了芭蕉油茶。他们说,乡政府食堂请的女厨是土生土长的芭蕉人,做出的芭蕉油茶最是地道。可不是了!食物也是讲究出生跟血统的,否则岂不南橘北枳?

中年女厨腰身壮硕而手脚利落,拧燃液化气,“呼呼呼”将一口铁锅烧辣,一勺猪油化下去,油很快翻滚起来,趁着这热火朝天,抓一把灶头上连梗带末的茶叶撒进油锅,“啊——!”茶叶发出轻微又剧烈的尖叫,是惊栗的、失措的、快感的。茶从来都是与水的缓慢交融(哪怕是沸天滚地的开水),那一刻它毫无心理准备,它受不了油的热烈而失声尖叫。油同样大感意外,火辣辣的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娇柔脆嫩,因此也惊叫失声。叫声中,香气抢出。是油香还是茶香?分明是它们出窍的魂魄。

女厨使勺子不停地翻炒、碾压,油和茶就更加紧密地交融在一起,香也更加浓郁。最后它们成了糊状,它们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它们分不清谁是谁来。女厨一瓢开水下去,所有的热烈惊诧顿时一愣,但很快又翻腾起来,锣鼓喧天的,彩旗招展的,载歌载舞的。女厨冲上鸡蛋花儿,再撒下一把干面条,煮沸开,丢一点毛毛盐,传说中的芭蕉油茶就大功告成了。

“——吃!”她端上桌来,粗瓷大碗里,油茶褐色的汤面浮着金色的鸡蛋花儿,热气腾腾,香气弥漫。我咬文嚼字起来,吃,显然要比喝、比饮更是得劲儿,也暗合着一种大气,加之眼前的这碗完全是能够管饱的顿头食物而非饭后饮品,更非消闲的逸兴,因此“吃”更为准确到位。

二十年的念想就在眼前,我端详着它,它端详着我,我们热气腾腾。

褐色,泥巴的颜色,粗糙的颜色;香味,是荒腔野调的散漫肆意。这油茶,从里到外都透着土气山气,让你不由得想到粗脚大手、腰圆膀阔的汉子,或是眼前这围了围裙的女厨,浑身上下透出敦敦厚厚又结结实实的爽朗。

我矫情地想,要是有个仪式多好,为这二十年。但是没有,它热气腾腾地坐在桌上,端详着我。

香,粗犷、朴茂、敦实的香,有嚼头、有筋道的香,从鼻腔从口腔到胸腔到腹腔,一路高歌猛进扎进腔子。早就期待的胃还是大吃一惊,它体验到从未体验过的新奇——五月的阳光滑进胃里,胃里是暖暖的明亮,这明亮给着胃亲吻抚慰。是的是阳光,不是一缕一缕,而是一群一群,浓厚地、持久地把胃照亮。

芭蕉油茶的主料不是油也不是茶,而是不拘的,女厨说,一碗隔夜的剩饭,一捧面粉,或是一把面条,都可以撒下去,煮进油、茶煎制的浓汤里,不再需要姜末蒜泥葱花味精。它的目的性简单直白,就是扛饿驱寒抗冻,就是添劲提神壮气;制作的过程也最是方便简捷,毫无那些隔靴搔痒的繁文缛节花腔花调。因此,吃的时候也就不需要什么温文尔雅文质彬彬,你直管唏里哗啦风卷残云。

这油茶,是粮食的实实在在,是胃里的钉是钉铆是铆,是生活的平庸俗常——当然是山里人的生活。

也正因为这质直戆倔的性格,后来,行走在芭蕉的大山里,我发现它有一种原始的力道,有着浑厚如山的能量。

足下生风。行走在芭蕉的大山里,在五月刚柔相济的阳光下,满目是白云翻滚,绿浪接天。大山的子民与山为伴,把自己融入其中,他们敬畏大山赐予的一草一木,一枝一叶,秉承了大山的枭野犷雄,也就唯有他们才能创制出这样一碗粗拙劲道的油茶来。这油茶就是大山和山民最原始的性格体现。

生活,从来就离不开自己的土壤,甚或可以说,生活就是这土壤本身——我们的养成总是和我们所处的环境条件息息相关。入山而樵,临水而渔,不管于动物还是植物,时刻面临的都是对规律的尊崇与遵从,这看上去何其无奈,何其被动,实则是造物对生命的莫大恩赐。从自然与社会进化的角度看,地理环境决定了物产,物产影响到风土性格,而风土性格必然衍生出人文的具象:服饰、餐饮、建筑、语言等等,这些外在的习俗符号,也正是我们内在的心灵、情感对于自然的回响呼应。一地拥有不同于他地的个性特质,一地拥有不可替代亦不可复制的存在价值,全赖于兹。芭蕉与芭蕉油茶,亦同于兹。

这一碗油与茶,就像一场宿命,不关早与迟,不关缘与份,它们都是大山的物产,它们与生俱来就同处于芭蕉这偏陬之地,说是青梅竹马,说是前世命定,说是天造地设,都不为过。也因着这天造地设,就注定了他们的天长地久,把大山一般绵长起伏的岁月熬成这知冷知热巴心巴肝的浓浓一碗。

柴米油盐酱醋茶,这些物事的组合就是中国人所谓“日子”的真相,而如此这般地融油与茶为“油茶”,并不独为芭蕉,更不独为物事,而是芭蕉周近务川、正安、道真诸县上百万山民的日子最具感性的存在。入世的油与出世的茶尽管性格迥异,它们却接受了这场宿命,也就成就了彼此:油的浓腻热烈溶入了茶的清苦,便多了几分简素超迈;茶的清苦为油的浓腻热烈所激化,便多了一些富足安详。包容了对方的“缺点”,也就成就了自身的优长。最后,它们分不出谁是谁来,它们筋骨相连,血肉相融,性命相依,它们一点也不轰轰烈烈,一点也不惊天动地,一点也不倾国倾城,它们生就是山里人的朴拙憨直,是足音隆隆的汉子,是嗓门火辣的山妇,是给人拳拳感动的豪宕的一碗大山。

还有什么文化和资源比一个地方的饮食、比这粗瓷大碗里的一碗乾坤更值得挖掘和弘扬?

不管是旷日持久还是艰苦卓绝,这二十多年的念想,是值得的,芭蕉油茶,它没有让我失望。放下碗来,我以为就此可以了却此念此想,却发现真是大错特错,真正的旷日持久艰苦卓绝才刚刚开启。芭蕉油茶它让我真切地体味到,有些美我们是招惹不起的:你为一场胃觉的诱惑吸引而去,结果惹上了更大的吸引。芭蕉油茶,它慢慢地深入人心,慢慢地摄魂掠魄——如果说此前二十年的念想是主动的,那么一碗之后,它就成为你胃觉的记忆,这记忆丝丝入扣地发酵着,让你的胃觉和味觉被动地寂寞,这寂寞又是如此的辽阔苍茫、无边无际,如乡愁,由里往外浸透了你,淹没了你。

审核:袁航

编辑:陈开艳、甘露瑶

 

阅读 950
我也说两句
E-File帐号:用户名: 密码: [注册]
评论:(内容不能超过500字。)

*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!
版权声明:
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
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
  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  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
  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
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