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梁雨亭 黄华城 余烨君讯)近日,南昌大学食品学院“青春食代,赣出精彩”社会实践队深入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,聚焦南酸枣产业发展开展实践调研。这场实践让队员们见证了山间野果蜕变为富民“黄金果”的历程,更深刻理解了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“金色引擎”的深层逻辑。
(实践队员聆听讲解 简安舟供图)
展厅探源:产业与企业的共生密码。实践队首站走进企业展厅,在系统讲解中厘清南酸枣“十年成树,一年成果”的生长规律,与齐云山公司从改制到迈向上市的发展轨迹两条脉络。二者交织的历程,更具象化了“科技赋能第一产业”的创新路径,为队员们打开了产业振兴的认知窗口。
(实践队员参观生产车间 简安舟供图)
车间观变: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突破。穿过生产车间廊道,南酸枣从清洗到包装的全流程清晰呈现。自动化分拣系统以20倍于人工的效率精准识别果熟度,标准化生产线构建起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、专用剥皮设备等技术突破,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之力。从作坊式生产到现代化企业的跃迁,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“质量为先、创新为魂”的发展理念,成为产业升级的鲜活注脚。
(访谈企业工作人员 简安舟供图)
产销联动:企业与农户的共赢图景。在营销中心的座谈中,企业带动地方发展的实践令人瞩目。通过“企业 基地 农户”模式与“三包”协议,3.8万亩种植基地辐射5000余户农户,年增收达3600万元;1.5万吨野生酸枣收购量,让60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,印证了产业竞争力与农户收益提升的正相关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。
(实践队员与专业技术人员交流简安舟供图)
研学实践:理论与实践的认知跃升。现代化实验中心内,留样检测、微生物检验等环节的参观,让队员们将课堂仪器知识与产业实践对接,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了对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认知。实践队员亲手参与南酸枣果茶制作的过程,从原料配比到灌装封盖的每一步操作,都成为理论落地的生动教材。酸甜口感中,队员们完成了从“知”到“行”的跨越,对食品工业的认知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实践。
(实践队合影简安舟供图)
此次实践,实践队员简安舟深刻感叹道:“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,正由一个个产业创新、一户户农户增收的细节编织而成。”实践队员们在此次走访调研中不仅夯实了专业认知,更在见证“黄金果”富民历程中,明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坐标——唯有将学识扎根大地,以实践锤炼本领,方能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。这不仅是一次产业调研,更是一堂淬炼初心、勇担使命的成长课程。
我也说两句 |
版权声明: 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 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 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 |
运营:中国森林食品网
京ICP备05067984号-32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