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

qrc
 
首页 > 行业新闻 > 产业动态 >

「古府墨香」油茶花儿开

媒体:多彩凌云  作者:内详
专业号:森林食品资讯 2021/2/18 8:27:47

凌云油茶生于山林之野,采天地之灵气,吸日月之精华,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瑰宝。

凌云人种植油茶历史悠久,凌云油茶一直被人们使用。曾几时,山茶油备受冷落,当人们受过地沟油侵蚀时,人们开始想念山茶油,发现它的美。这种木本类植物油茶树特有的植物油,山茶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居食用油之首,被誉为“东方树”。凌云山茶油煎过狗肉香味飘过人们的舌尖,凌云狗肉粉成了著名的凌云美食。凌云山茶油做的下甲红薯粉、马奀艮、米花、麻蛋等等,都让各方吃货流连忘返。

近年来,凌云县将发展油茶产业与推进精准扶贫相结合,建设了油茶产业高产示范园,油茶产业正加速成为凌云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精准扶贫重要产业。目前,全县油茶面积27.1万亩,年产干油茶籽1.152万吨,产值3.9亿元,覆盖带动贫困群众2800多户1万余人。

凌云油茶花儿开 罗小凤摄

每年霜降过后,正是采摘油茶果的好时节。今年上蒙村婆家划了块油茶林给我们经营,位于巴暮山那边。周末我带上一家老小上山摘油茶果,清晨山上的寒露重,山路上湿漉漉的,路边的小草披了一层亮晶晶的水珠,霜降过后日夜温差大,寒风阵阵袭来,我不由自主地缩起了头,双脚慢慢地咬住湿滑的路面向上攀爬。山路七拐八弯,映入眼前的是成片的油茶林,满山满岭油茶树上喷出了团团“白雪”,走近看是油茶花儿竞相绽放,阵阵馨香扑面而来,太阳懒洋洋的从东边探出了头,斜照在油茶花上,黄的花蕊伸出了腰,纯白的花朵贪婪的吸着冬日的暖阳,在暖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朴素典雅。

油茶果从花开、授粉到果实成熟,需经秋天的干燥、冬日的严寒、春天的雨露、夏天的烈日、再到秋天的干燥,五个季节的轮回。民间素有“抱子怀胎”之称,油茶树罕见的花果同株现象,堪称“人间奇果”。

要说山茶果从采摘到晒干到榨油一系列工序可不容易。茶农们常说:没过霜降节,油在树上歇。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昼夜温差大,霜降过后茶油果成熟饱满是采摘的季节。这时群众大早出门,或牵着马,或背起背篓,或拉起卡轮筒车吆喝着上山摘茶果。被阳光照射到的山茶果皮呈红色,成熟后外壳会自动裂开,林下满是油光发亮的黑褐色的茶籽,捡起来得心应手。也有冥顽不化的茶果仍独站枝头,摘回来在晒坝上晒,有的见光后脸上笑开了自动脱落,有的外壳如千年顽石撬不开,得用锤子敲打山茶外壳取出内核。山茶籽需要风干日干,等晒到了一定程度,晒时不能太干,干多榨不出油,晒不干时榨出油率低,晒到正好合适才行。

油茶林里的妇女们将地上油茶籽一粒一粒捡进布袋子,枝头的油茶果用树干勾落地面,一颗一颗捡进布袋子,花朵随着果实的坠落摇曳,油茶林里欢笑声传遍山林,让原本静霭的油茶树林热闹起来。

采摘山茶果并不容易,成熟后的茶果外壳裂开茶籽落到林下,林下随处可见油光发亮的黑褐色、棕褐色的茶籽。没有完全成熟的茶果仍然迎风招展,没有经验的我爬上树采摘,茶树干纤细光滑,找到结实的枝桠稳住两脚,左手伸向茶枝拉回右手勾得到,摘了茶果收进脖子上挂着的布袋里。又想摘更高处的茶果,一不小心,双脚踩空,摔个屁股朝天,膝盖也被树干磨破了皮。家婆闻之拿了根钩状的茶树干过来,勾住高枝上的茶果,用力一拉,就能摘到果实了。虽说不用爬树,仰着头劳作,脖子也受不了,要捡地上的茶果,一天下来腰酸脚麻。我们这一代是只闻茶油香,不知采茶果之不易。忙碌中肚子开始咕咕叫,竟忘了带午饭,此时若有父母的饭团包该多好。

听家婆说这片油茶林已种有70余年,还是太婆在时种的,油茶树生长得慢,不畏严寒,一年四季不落叶,也是人间长寿树。家公未出世时,太公服兵役去了南方,太婆含辛茹苦拉扯大公爷(家公的哥哥)和家公,那片油茶林是太公出远门那年种的,在那个年代缺衣缺粮,太婆家用离不开油茶树,油茶果成熟后卖出可以补贴家用,那片油茶林是她的命根。太婆对油茶树精心护理,锄掉肆意生长的野草,疏松土壤,等待了五个年头油茶树才露出花骨朵。

家婆说太婆那一辈,没钱买肥皂、洗衣粉,就用茶麸(榨茶油籽剩下的渣)来洗衣服。在地火坑上烧开一鼎罐水,加入茶麸,烧沸十把分钟,待到水温适合时用纱布过滤出茶麸,这样就可以用来洗衣服了。民间有用茶麸洗衣服为学子穿上寓意金榜题名之说,90年代初我参加中考前夕,母亲用茶麸洗好我的上衣请卜妗念一卦,风尘仆仆地拿来给我穿,说中考期间都要穿上这件上衣,保佑你考上如意的学校。虽然我不相信这些民间之说,但为了让母亲安心,还是接受了她的好意,后来我以超出分数线的成绩考上了中专学校。

民间一直沿用茶麸水洗头,太婆洗头也用茶麸水洗,活到九十来岁都没有一根白头发。每年春耕犁田后,太婆也会把茶麸撒到泥田里,消杀田里的虫害,舒松田里板结的泥土,使庄嫁茁壮成长。太婆说待到油茶花开时,太公便回来了,每到油茶花开满山满岭时,太婆总是站到巴暮山望着南边,盼着盼着,油茶花开了一茬又一茬,却没等到太公归来。家婆说太婆活了九十高寿,都是常吃山茶油的缘故

凌云油茶-花果同株 罗小凤摄

霜降过后一个周,镇洪小学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勤工俭学活动,由各班班主任带队,到上洪、六湖、弄依、那桌一带捡油茶籽。早上,天刚蒙蒙亮,伙房已升起了炊烟,忽然一阵糯香飘进了我的窗口,沁到我的胃里,我揉了眼,立即从床上爬起来,冲进伙房看,母亲用木甑子蒸糯米饭,蒸到半熟时,母亲用芦苇杆在糯米饭里打几个洞,再浇上半瓢水,父亲把熛好洗好的腊肉放入糯米饭上继续蒸,封上湿布巾再盖锅,火焰把伙房映得通红。待到腊肉和糯米饭都蒸熟了后,母亲把两张粽子叶铺在簸箕上,放一层糯米饭,父亲把切成片的腊肉铺在饭上,母亲又再放一层糯米饭,一层又一层,压得严严实实的,再把粽子叶包成四四方方,绑上藤绳。母亲对我说,快点过来拿你的午餐,山路陡要小心哦,要与同学们结伴。我把暖暖的饭团包塞进书包里,拎上水壶,系上我的解放鞋上学去了。

从家到学校有两公里路程,山路坑坑洼洼,九曲回转,对面坡飘来阵阵清香,伙伴们说,茶林到了,快跑呀。我们如脱了缰的小马飞奔进了林子,油茶花一朵朵竞相开放,蝴蝶在林间飞舞。此时群众已收过了茶果,我们是捡林子下群众捡漏的茶籽。初次捡茶籽的我以为林子下是茶籽都可以捡,同学小花说,林下的茶籽一要看色泽,呈深褐色油光发亮的才是今年刚落下的茶籽;二要用手去摸,若手感是油滑的籽就是今年新茶籽,若手感粗糙就是去年坏掉的烂茶籽。漏网的茶籽并没那么多,我们翻遍茶梯,久不久才捡到几颗。一天下来,最让我惦记的是饭团包,我们把各自的饭团包打开一起分享,最兴奋的是先挖开饭心看看是啥馅,哗,我是荷包蛋加红烧肉,我的是腊肉,我的是鸡腿……都是父母暖暖的爱,在茶林间品尝着美食,伴着枝头的油茶花香入味,好不惬意。

晒果 肖发凌摄

凌云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州、府、县治地历史的文化古城,有四条河流纵横交错会聚于城中,穿城而过的河叫泗水河。我的老家倚山而建,傍水而居,家门前的铁索桥是连接外界的主要通道。夏季,桥上穿行匆忙的脚步,晃动着在桥上准备练习跳水游泳的小孩,桥头两端坐在榕树下畅谈的人们,好不热闹。我们在铁索桥上“扑通”一声跳下水,钻进桥下清澈的河水里,游累了就坐到鹅卵石上晒太阳,热了又去玩风车喷出的水。

头发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,虱子便在头发里安家,生出许多虱子仔。母亲用双齿篦轻轻地帮我篦头,藏在头发里的虱子很快被篦落,连头皮屑也篦干净了。接着又用煮好的茶麸水给我泡头十几分钟,杀灭了虱子。

油茶树全身都是宝,我们用的锄头柄、柴刀柄、斧头柄等都是用油茶树干做的。我家没有茶林,父亲总是去土山里讨茶农要几根笔直的够老够硬的油茶树干,来做各种农具的柄。

父亲还会用油茶树干做成陀螺,他的手很巧,做的陀螺是全村最好的,父亲说,油茶树干做的陀螺,越打越光亮。我们姐弟三人拿着父亲做的陀螺,欢蹦乱跳地去和同伴斗陀螺,日子就这样,在一天天中旋转,我们也慢慢长大了。到了我的孩子这一辈,他的爷爷也用油茶树干做陀螺给他玩,可陀螺却再也不是他唯一的玩具。

茶饼 罗小凤摄

凌云山茶油的美名传遍了全国各地,就连外地的朋友也知道,前两年有玉林的朋友小颜慕名为凌云山茶油而来。她和我同龄,肤色红润有光泽,对于爱美的女人来说,没有什么比她的脸重要,我问起她是怎么护肤的。

那全是凌云山茶油的功劳呀,小颜滔滔不绝地说,每年冬至,我都要托凌云朋友买上20斤山茶油,装进玻璃瓶里,贴上标贴,留上一两年,让棕黄的茶油慢慢地变成淡淡的黄白色,当成美容护肤品用。我的皮肤很敏感,用不了化妆品,我已经坚持使用二十余年了。

说真的,我作为一个凌云人,我竟然还不知道山茶油可以拿来美容,我只知道,我的大宝刚刚出生时,我母亲用紫草熬成浓香的紫水为他洗澡,然后用压榨的生茶油放他的肚脐眼,肚脐带渐渐消肿,收缩,几天后,肚脐带脱落。母亲叫我把肚脐带收藏起来,说这是连接母子俩的桥梁纽带,意喻母子连心。母亲还会用生茶油替代爽身粉,她先把生茶油倒在自己手心,然后轻轻揉遍孩子的全身,脖子、腋下、小屁屁,也许是山油茶的功效吧,孩子皮肤光滑,长得白白嫩嫩的。现在我的二宝三岁多了,外用的药都用山茶油,被蚊虫叮咬起红,或是屁股庠,她总会奶声奶气地说,妈妈快点拿油(山茶油)来擦。山茶油成了我们家的宝,无所不能的万花油。

山茶油 米儒聪摄

在凌云,对于一个吃货来说,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享受美食了。腊月后在油茶林里修枝拾回的茶树干,放在火坑里烧,为了让火更旺,时不时撒入晒干的茶果皮,锅里放入山茶油炼一下,炒上几个小菜,屋里萦绕着油茶的馨香,围着火炉吃着小菜,暖到心里,谈话声,欢笑声,回旋在温暖的屋里。

我们家倚石山而居,寨上没有一棵油茶树,吃的茶油全是买的。父亲每年都会在榨油季去买上五十上百斤茶油作家用。茶油飘香的季节,我的生日也临近了。我什么都不想要,只喜欢父亲的厨艺。每年此时,年猪也长肥了,父亲总会问道,凤,喜欢吃什么菜,要不爹杀一头大肥猪顺便做腊肉。我早就惦记了,掩饰不住心里的快乐,杀头大肥猪可以做好多菜哩:泡汤肉、生炸排骨、红烧五花肉、腰卷、鼠仔肠、笼泵、蛋卷,还有母亲做的油炸粑……屋里飘满山油茶的香味。

那一年刚过生日不久,父亲就因劳累过度离开了我们。我记得,那年冬天特别寒冷,连续两个月没出太阳,此后的十几年我不再记起生日。

文字丨罗小凤 编辑丨王 霞 责编丨林 柱

审核丨陆定松 总审丨李文强 监制丨任上腾

阅读 1111
我也说两句
E-File帐号:用户名: 密码: [注册]
评论:(内容不能超过500字。)

*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!
版权声明:
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
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
  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  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
  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
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