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网时刻新闻12月17日讯 “三分种,七分管”,冬季茶叶管理成效直接关乎来年茶叶的产量高低与品质优劣。入冬以来,零陵区多措并举,精准发力,全面推进冬季茶园管护工作,为茶叶提质增效蓄势赋能。
在邮亭圩镇大木源村万亩野生茶叶基地,一垄垄野生茶树在雨雾的环绕下显得愈发苍翠,10余名工人在茶园忙于修剪、深耕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。
“剪树覆荫枝,增加茶园通风透光性,提高茶树抗逆性,充分保障茶树更好吸收养分。施足基肥,可增强茶树本身的抗冻能力,可提高来年茶叶的品质和产量。”大木源村支书张建华介绍。
大木源村地处零陵西北部山区,距城区40公里,森林覆盖率96.2%,这里群峰起伏、山峦叠翠、飞泉流瀑、云雾缭绕,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,有着“高海拔、低纬度、多云雾、寡日照”等条件优势,气候和土壤十分适合野生茶生长。
“野生茶在大山深处自然生长,不施肥、不使用农药,品质优良,加工过程无添加,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高,芳香自然,是地道的‘山珍’,经济价值与保健价值俱佳。”永州市高级农艺师、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何哲理说。
产业兴则乡村兴。2017年,大木源村在零陵区、邮亭圩镇等上级的支持下,在科技专家指引下,以党建为引领,对全村分散在各组各户的万亩野生茶进行统一培育管护,采取 “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”的方式,通过统一采摘、统一收购、统一加工、统一销售的模式经营野生茶,并注册了“大木源野生茶”的品牌商标,带动300余名群众增收,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。
“自村里开发野生茶后,或除草、剪枝、施肥,或采摘、晾晒、加工采叶,我经常有事做,既可通过合作社入股分红,又能通过在茶园劳动增加收入。”大木源村民祝冬青说。
近年来,大木源村不断探索高山野生茶的管护新模式,加强现代化管理,以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进行无人机喷洒植物抗冻剂,确保茶园安全越冬。同时逐步推进野生茶的现代化管护,完善好水网、电网、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,为野生茶叶生产提质增效打下基础。”大木源村支书张建华说。
近年来,零陵区立足现有茶叶资源禀赋,坚持“以茶兴业、以茶富民”,通过科学、标准的管护措施提升茶叶产业质效,不断推动茶产业向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标准化发展。目前,全区2万亩茶叶陆续进入冬管,12月中旬冬管全面结束。
我也说两句 |
版权声明: 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 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 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 |
运营:中国森林食品网
京ICP备05067984号-32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