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云南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,推动云茶产业发展壮大。这片小小的树叶上,有着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清晰脉络。如何持续巩固云茶的优势?笔者认为,应持续在质量安全、品牌培育、产业融合方面做文章、下功夫,让“小茶叶”闯出“大名堂”。
强化品质提升,把好质量安全这道关。绿色是云茶发展的基础,要坚守绿色发展路线,在质量安全底线上不放松。一是要坚持绿色化供给。完善茶园基础设施,支持改良低效茶园,全面推行茶园绿色化生产,推进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,打造一杯“生态茶”。二是要坚持标准化生产。引导茶企推行清洁化、标准化生产,加强茶叶产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环节质量安全监管,打造一杯“放心茶”。三是要坚持数字化溯源。积极开发利用防伪标签技术、物联网、区块链技术等手段,构建云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,打造一杯“透明茶”。
打造特色品牌,要走好核心竞争力这条路。近年来,云南以普洱茶、滇红茶构建起云茶品牌体系,但“品名”多“品牌”少,缺乏叫得响的头部品牌和龙头企业。一是要推进地理标志认定,鼓励支持各地积极申报地理标志,加强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。二是要注重云茶品牌培育。持续开展“10大名茶”评选活动,推进云茶“云南老字号”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评审认定,打造云茶品牌集群。三是要加大宣传引领。充分利用传统媒体、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等,突出以“普洱茶”“滇红”“昌宁红”等为代表的云茶品牌,全方位加强社会宣传、品牌建设。
推进产业融合,打好云茶文化这张牌。生生不息的古茶树、蜿蜒向前的茶马古道、白族三道茶……云南深厚的民族茶文化,叠加产茶区独特的自然风光、民居民食等元素,蕴含着巨大潜力。一方面,要讲好云茶故事,深入挖掘云南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资源,鼓励各地举办各具特色的茶事活动,创作一批特色鲜明的茶文化作品,推进茶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;另一方面,要推进茶文旅融合,依托古茶园、茶山、民族村寨、茶马古道等,结合云南旅游景区景点名录,打造一批集茶产业、茶文化、康养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小镇、美丽乡村、茶叶庄园, 提升云茶品牌和文化附加值。同时,聚焦“吃住行游购娱”等需求,将茶产业、地方文化与多元产业形态相互渗透融合重构创新,带动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。
来源:云南日报
我也说两句 |
版权声明: 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 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 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 |
运营:中国森林食品网
京ICP备05067984号-32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