决胜2020看贵州网络主题活动
迎来了旅程的第三天
小知知随同采访团一起来到了
位于铜仁市沿河县中界镇的高峰村
△高峰村
在刚踏入高峰村的那一刻,记者团便被一系列精妙绝伦的墙画所惊艳,那一幅幅精巧、别具一格的图画,都在告诉我们,这个高峰村不简单。
在我们的询问下,高峰村第一书记张鲁黔指着墙面上的这些画,自豪地向我们说道,他们村可不止这些水彩画,甚至还有3D巨幅画作,这些统统都是南京的艺术团队绘制的。
△3D巨幅画作 高峰村的网红景点
同时,让张鲁黔骄傲的还远不止这些。在他的介绍下,我们了解到原来的高峰村属于国家级一类贫困村,是贵州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,全村146户561人过着望天吃饭的日子。2018年,张家港市善港村与沿河高峰村建立了整村推进帮扶协议,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高峰村,与当地干部群众勠力同心“拔穷根”,由此,高峰村迎来改变“命运”的机遇,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4.56%下降到零。2019年,高峰村的人均收入更是达到9000元以上。
扶贫先扶志,扶贫必扶智。张鲁黔告诉我们,为了让高峰村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双手学到技术,真正实现脱贫摘帽,他们采取了致富带头人机制。从村里选择素质、文化水平和劳动意愿较强的村民,参加实地养殖技术培训,再以公司+农村合作社+农户的方式,开设合适的养殖产业,交由他们进行管理。村民罗贤国就是其中一员。
高峰村村民 罗贤国:我当时和几个村民报名去学习了两个月,学成归来,我又手把手将技术教给妻子,从那时开始,我们夫妻俩就一起管理高峰村的半自动化鹌鹑养殖场。每个月我俩的收入加起来能有6、7000块钱,真的是过上了小康生活。
除了鹌鹑养殖场外,高峰村还探索出更多的产业“新路子”,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园便是其中一环。据了解,该项目前期完成投资330万元,建成联动大棚16个,标准大棚41个,棚内种植了草莓、限根葡萄、红美人桔子、灵芝等精品水果。
△高峰有机农业产业园种植的水果
吃着香甜多汁的水果,看着精巧别致的屋子,听着喜闻乐见的脱贫故事,高峰村的传奇还在继续上演。
△高峰有机农业产业园种植的葡萄棚
△高峰有机农业产业园种植的草莓棚
结束了短暂的高峰村之旅
采访团一行人马不停蹄地来到了
本次“决胜2020”之旅铜仁市内的最后一站
沿河县官舟镇马脑村里的黑木耳基地
专业的加工车间、一丝不苟的工作人员,这个黑木耳一瞬间便让我们肃然起敬。
从生态智慧农场场主冉嵩山的口中,我们得知,今年3月份马脑村建起了黑木耳基地智能农场,截止到目前黑木耳基地的整体产量可达到5653.8公斤,所有成熟的黑木耳将由梵天菌业公司进行回收出售,八月份,我们村的黑木耳就有几十吨销往欧洲;九月份,已与海底捞、百盛等大型商超形成初步合作意向……自智能菌棒加工厂建成以来,带动了周边村104名群众务工。
一片片整齐划一的黑木耳采摘地,不仅为马脑村带来了新的创收之路,更是解决了周围许多贫困户因缺乏合适岗位而致贫的难题。57岁的黑木耳采摘员田霞英对此就颇有感触。
马脑村黑木耳基地采摘员 田霞英:我今年57岁,没什么文化,也做不了重活,家里2个儿子都外出务工了,只留下我和老伴带孙子,也没什么收入。现在靠采摘黑木耳,每天收入80块钱,一个月可以拿到1000多块钱,自己有事干,还能解决温饱,我很满足了。
接下来,知知贵阳将同中央省市媒体采访团前往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,了解当地是如何利用茶叶种植走向脱贫道路,尽情期待
编辑/曹昕柔
责编/王营 审核/陈丽娟 金策 监制/刘莉
我也说两句 |
版权声明: 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 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 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 |
运营:中国森林食品网
京ICP备05067984号-32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