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冬已至,土地和天气都“沉静”了下来,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盐仓镇娱满村魔芋种植基地里却是一派火热景象。2023年12月30日,工人们忙着采挖、分拣、装袋,为头一天下订单的商家准备魔芋。不一会儿,一袋袋魔芋布满田埂,等待出售。
来自大方县的魔芋老板先涛海在基地里检查魔芋,线上下单就能买到这么好的魔芋,他很满意。“品质不错,我今年已经买了十几吨,今天过来再买一车。”
近几年,盐仓镇的魔芋种得出来、销得出去,订单滚滚来。这背后,离不开致富带头人的引领示范。
2020年9月,涂友龙、严迪夫妻俩成立威宁柳坪宇宸种植专业合作社。为了拓展销售渠道,严迪通过快手平台直播卖种子,引来很多省内外商户。同时,合作社启动了线上线下(36.000, 0.47, 1.32%)渠道同步销售,拓宽销路,云南、四川、湖北、福建等地都是他们的市场,产品供不应求。
3年多来,合作社采取“合作社+农户”的组织方式运营,涂友龙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和管理,严迪负责销售,他们分工协作,将魔芋产业越做越大,带领更多盐仓镇老百姓(29.890, 0.91, 3.14%)一起发展,共同致富。
虽然夫妻俩也曾因种植技术的缺陷走了弯路,但他们一如既往坚持,最终探索出一条规模化发展的产业路——
合作社先把选好的优质种子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当地老百姓种植,从源头有了质量保证,成活率高,品质好。魔芋种出来后,合作社向种植户收购,给他们找销路。同时,合作社从施肥、除草到采挖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,农户在基地务工学到了种植技术,自己也在家种植魔芋,取得双份收入。
产业兴,百姓富。“我一直跟着他们种魔芋,起步的时候魔芋种子都是夫妻俩送的。”魔芋基地管理人员费明争平时学技术也学管理,“给基地打工,一年做五六个月能挣到四五万块钱,空闲时间我就自己种魔芋,从一开始的几亩到现在的30亩,又能赚到十多万块钱,日子越过越好。”
严迪介绍,合作社种植了300多亩魔芋,目前采挖的30多亩主要是作为魔芋豆腐原料的商品魔芋,其余200多亩是种子基地,总产量800多吨,总产值400多万元。
如今,魔芋产业成为盐仓镇乡村振兴的主打产业之一,有30多家种植大户,全镇种植面积有3000亩左右,预计产值达3000多万元。
“魔芋产业的发展一年带动老百姓务工6万余人次,产生务工收入500多万元。”盐仓镇党委委员、宣传委员李杰说,下一步将大力做好魔芋种植的宣传,引导种植大户带动老百姓发展,争取三年内突破5000亩。
转自:贵州日报
我也说两句 |
版权声明: 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 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 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 |
运营:中国森林食品网
京ICP备05067984号-32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